2025 年 4 月 20 日

UPNEWS上新聞

讓每個瞬間都不錯過

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7 李宗勳將榻榻米結合生活美學

【記者吳玉惠/臺南報導】 為深入介紹臺南生活文化之美,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(2025)年規劃「臺南奇人帶路」系列報導,邀請作家張耘書及鄭佩雯老師採集各類職人的生命故事,從他們眼中看見值得探訪的在地角落,藉此傳達臺南人的生活精神與態度,也提供不同角度的創意遊程。

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,臺灣在日治時期引進榻榻米(疊蓆),新美街泉興疊店是全臺僅存少數手工製蓆老店,創始人李金水原在岡山習藝,約1947年開業,目前由第三代李宗勳接手經營。才37歲的他,承襲祖父技藝又有拚勁,積極行銷傳統產業。2015年結合「熱情海產粥」街區共創團隊,推出榻榻米杯墊、相機包等文創商品,成功集資30萬元,是募資平台首例,也為老店注入朝氣和新意。

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林國華局長表示,新美街一帶發展甚早,清領時期舊稱帆寮街,在臺江陸化前,原是帆船聚集的濱海之地。如今雖然千帆船影已逝,但走進慈蔭亭牌樓對面窄巷仍可明顯感受到高低差,是昔日臺江海岸沙丘地形的最佳見證。新美街上也保留許多特色工藝,泉興疊店即是其中之一。

李宗勳說,他7歲便舉家遷居廈門,在中國求學和就業,直到20歲才回臺灣服役,因學歷未被承認,求職不順,被阿公逼著學手藝。陌生的祖父成為他嚴格的師父,兩人年齡、作息和價值觀迥異,衝突不斷。傳統工匠講究實作,學徒要靠耳濡目染,感知默會,他的問題阿公經常答不出所以然,又不接受年輕人求新求變,被唸只能心中委屈。但他不服輸,用資訊專長上網找資料研究、向廠商請益,期許有一天超越阿公,證明自己。祖孫磨合許久,等到習藝完成,獨當一面,才發現阿公教會他的其實是一流的匠人精神,凡事要堅持、頂真。

李宗勳指出,榻榻米耐用、透氣、吸音、氣味芳香,但因生活習慣西化,似乎逐漸被現代人遺忘。一次在店門口聽見路過的小孩天真詢問榻榻米是一種米嗎?能不能吃?他深怕這門技藝走入歷史,要求自己全心投入、認真經營,不讓阿公畢生心血白費。他說跟祖父學到工匠的「腳踏實地」、跟台商父親學到做生意要「外圓內方,八面玲瓏」,近年來也積極轉型推廣,全臺跑透透,接受各種客製挑戰,引進新技術和材質,讓榻榻米從阿公一板一眼的8種組合成長到140種組合,可依環境、需求變化,除了應用在和室地板、生活起居,也能融入到飲食空間、公共設施、旅館飯店等,還發展DIY材料包體驗課程,或做成杯墊結合小農有機米,成為文創伴手禮。未來希望持續將榻榻米結合生活美學,讓大家認識到臺灣也有高品質的榻榻米。

觀旅局自3月起連載「臺南奇人帶路」系列報導,介紹臺南職人的生命故事,也邀請民眾來體驗臺南的獨特風采。觀光旅遊局補充「台南總鋪師四季辦桌」首創無菜單饗宴,首發春季場即將在4月26日於柳營德元埤荷蘭村盛大展開,邀請大家一起來台南探索最驚喜、最豐富滋味的辦桌料理。更多最新的臺南觀光景點與活動,請持續關注「台南旅遊網」及「台南旅遊粉絲專頁」查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