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4 月 8 日

UPNEWS上新聞

讓每個瞬間都不錯過

川普關稅大刀猛砍!台股跳水重挫2065點,政府束手各界檢討聲浪大

今(7)日台灣股市迎來清明連假後的第一個開盤日,雖然金管會在周日就祭出三大措施救市,但大盤仍一開盤就躺平,重挫2065點,顯示出民眾對於經濟市場仍處於悲觀,但相較各國的反應,政府提不出一個可靠的政策來因應,似乎才是壓垮民眾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。縱使行政院院長卓榮泰邀約在野黨團共商國是,但在大罷免的持續進行下,能獲得多少共識,仍有待商榷。

自賴清德政府上任以來,因國會朝小野大,造成總預算以及法案推動上不斷受到挫敗,行政運作空轉,所以在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的策動下,一場大罷免混戰就此展開。隨著一階連署名單的公布,藍綠都有委員列於通過名單中,在此同時,賴清德政府不斷宣稱和美國友誼堅若磐石,甚至台積電都宣布要前往美國投資達3000億美金的規模,還和美國阿拉斯加簽署了採購天然氣的合作協議,也提升每年的國防預算向美採購防禦軍備。但在一連串的示好下,美國總統公布的對等關稅國加稅政策,台灣依舊被狠狠加課了32%的關稅,消息一出,市場一片嘩然,但當下政府行政團隊並無法第一時間應對,總召柯建銘還信誓旦旦地說和國安單位開過會預期只會增加10%左右的關稅,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在臉書要民眾安心地睡,結果川普一公佈就被狠狠打臉,顯示出國安團隊與行政團隊都誤判形勢,在川普以美國利益優先的前提下,任何籌碼都不足以改變川普的決心。

在中國、歐盟、加拿大及其他受到川普加徵高關稅影響的國家,絕大多數都選擇正面迎戰,反課美貨物高關稅,賴清德政府卻宣布由國防部組成採購小組,擴大軍備採購,也要組團赴美商討降稅的可能,並提出零關稅的想法,但關稅並不是從單方面來看或者是單一產業的問題,而是複雜的產業供應鏈所產生的國際貿易,在台灣幾乎不可能取得美國FTA的待遇下,很難看出有談出重大成果的契機。且之前向美方採購的軍備及大部分都尚未如期交付,錢都已經給付了,繼續採購軍備,是否有急迫性,是政府必須考量的地方。否則不斷示好美方,不斷鼓勵企業赴美投資,到頭來可能竹籃打水兩頭空。在展現台灣是聽話的好寶寶同時,也應重新審視與美方根本問題,才不會讓台灣陷於不利的地位。

當前行政院提出增加880億預算來協助企業應對美方報復性關稅產生的影響,令人疑惑的是,目前總預算尚未通過,這880億的預算將從何而來?這筆經費該如何支持企業、補貼企業也都尚無辦法。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對媒體表示,目前政府方案都沒有提到補助的對象、行業和公司等,獎勵措施也講得不清不楚,像是講假的一樣,如何運用現有籌碼與美方交涉才是重點。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指出,台灣產業出口面臨破口,如果無法將問題解決,台灣恐將面臨一波產業集體出走潮。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說,行政院編列的880億預算,雖具備短期緩衝效果,但難以從根本解決台美間長期貿易順差問題。且整體補助方案國民黨立委張嘉郡批,這筆經費是「新瓶裝舊酒」,多數是原本就已存在、正在執行或早已編列預算的既有政策,如金融支持、貸款優惠、產業升級等,都是重新包裝換了名稱再重新上架。也因此,在政府提不出有效的方案下,報復性關稅的影響也會慢慢浮現。

國民黨立委鄭正鈐於臉書表示,針對美國前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台灣課徵高達32%的「對等關稅」,我認為這是對台灣出口產業極具衝擊性的打擊,也凸顯民進黨政府對台美關係長期過度樂觀、錯判情勢、毫無準備。根據《彭博》經濟學家的推估,台灣對美出口恐銳減63%,GDP下滑約3.8%,將導致台灣進入一場「經濟寒冬」。政府應立即啟動具體利益協商與產業支援機制,提出實質對策,真正為台灣產業找出路,而不是停留在「表示遺憾」與「要求說明」的階段。

而為什麼會誤判情勢?也可從另一方面來看。之前美媒報導有關台灣一家生技公司向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支付17.8萬美元的費用,希望藉由蓬佩澳和川普的良好關係,向美輸誠。萬萬沒想到,川普和蓬佩奧在上任前就翻臉,並公開宣示永部會將蓬佩奧納入執政團隊,隨著蓬佩奧的邊緣化以及無影響力的情形下,政府對於美國的政治公關也打水漂。這就是顯而易見押錯寶的情況。以往政府在海外尤其在美進行政治公關或遊說時,會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,不會押寶單一邊,以防在情勢突變時反應不及。但其實民進黨政府在美國總統選前就表態支持拜登,現在又誤判形勢,也說明了對美外交工作的問題,一再的宣傳與美友好,卻屢被打臉,實在應該找出問題所在,才不會一再誤判局勢無法應對。

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日前也表示,這次事件透露了「川普執政風格是隨時變,隨時翻臉,只因為龐佩奧極度反中,民進黨就投資他,以為對台灣有利,但川普的風格是一切以利益為上,且在川普上一任的後期,川普和龐佩奧就已經有一些嫌隙,因此大酸:「如果民進黨對美情報做的好的話,就不會投資在龐身上」。

面對美對台32%關稅排山倒海而來的影響,政府的挑戰才正要開始,對內的大罷免活動持續進行中,如何化解政治僵局,促成朝野合作是一大課題。對外,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該如何走上談判桌,是否手中還有籌碼可用,十分關鍵。內憂外患下對產業及民眾來說,推出實際的解決方案與補助政策,才能帶領企業走向正確的方向,也才能消除民眾對於未來的不安定感與找回對政府的信任。